电力电缆故障种类及故障判断与查找
随着电力、能源行业的发展,各种电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域,而且般都埋入地下或入电缆沟敷设,当电缆发生故障后,如何快速准确的查找故障点,尽快恢复供电,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。
三峡十年在这十年因参战各大型水电程业电力建设施(青海李家峡电站、湖北三峡水电程、广西梧州水利枢纽、云南小湾水电站建设等)多年的实际作经验中,发现压电缆和低压电缆的故障各有许多不同之处,压电缆故障多以运行故障为主,且大多数是阻故障,而阻故障又分泄露和闪络两大类型;而低压电缆故障只有开路、短路和断路三种情况(当然,压电缆也包括这三种情况)。
无论是压电缆或低压电缆,在施安装、运行过程中经常因短路、过负荷运行、缘老化或外力作用等原因成故障。电缆故障可概括为接地、短路、断线三类,其故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①三芯电缆芯或两芯接地。
②二相芯线间短路。
③三相芯线短路。
④相芯线断线或多相断线。
对于直接短路或断线故障用用表可直接测量判断,对于非直接短路和接地故障,用兆欧表摇测芯线间缘电阻或芯线对地缘电阻,根据其阻值可判定故障类型。
故障类型确定后,查找故障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下面根据本人对电力电缆多年摸索的经验,介绍几种查找故障点的方法,以供参考。
2 电缆故障点的查找方法
(1) 测声法:
所谓测声法就是根据故障电缆放电的声音行查找,该方法对于压电缆芯线对缘层闪络放电较为有效。此方法所用设备为直耐压试验机。电路接线如图1所示,其中SYB为压试验变压器,C为压电容器,ZL为压整硅堆,R为限电阻,Q为放电间隙,L为电缆芯线。
当电容器C充电到定电压值时,间隙对电缆故障芯线放电,在故障处电缆芯线对缘层放电产生“滋、滋”的火花放电声,对于明敷设电缆凭听觉可直接查找,若为地埋电缆,则要确定并标明电缆走向,再在杂噪声音zui小的时候,借助耳聋助听器或用听诊器等音频放大设备行查找。查找时,将拾音器贴近地面,沿电缆走向慢慢移动,当听到“滋、滋 ”放电声zui大时,该处即为故障点。使用该方法定要注意安,在试验设备端和电缆末端应设人监视。
(2) 电桥法:
电桥法就是用双臂电桥测出电缆芯线的直电阻值,再准确测量电缆实际长度,按照电缆长度与电阻的正比例关系,计算出故障点。该方法对于电缆芯线间直接短路或短路点接触电阻小于1Ω的故障,判断误差般不大于3m,对于故障点接触电阻大于1Ω的故障,可采用加电压烧穿的方法使电阻降至1Ω以下,再按此方法测量。
测出芯线a与b之间的电阻R1,则R1=2Rx+R,其中Rx为a相或b相至故障点的相电阻值,R为短接点的接触电阻。再就电缆的另端测出a′与b′芯线间的直电阻值R2,则R2=2R(L-X)+R,式中R(L-X)为a′相或b′相芯线至故障点的相电阻值,测R1与R2后,再按图3所示电路将b′与c′短接,测出b、c两相芯线间的直电阻值,则该阻值的1/2为每相芯线的电阻值,用RL表示,RL=Rx+R(L-X),由此可得出故障点的接触电阻值:R=R1+R2-2RL,因此,故障点两侧芯线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:Rx=(R1-R)/2,R(L-X)=(R2-R)/2。Rx、R(L-X)、RL三个数值确定后,按比例公式即可求出故障点距电缆端头的距离X或(L-X):X=(RX/RL)L,(L-X)=(R(L-X)/RL)L,式中L为电缆的总长度。
采用电桥法时应保证测量度,电桥连接线要尽量短,线径要足够大,与电缆芯线连接要采用压接或焊接,计算过程中小数位数要保留。
(3) 电容电测定法:
电缆在运行中,芯线之间、芯线对地都存在电容,该电容是均匀分布的,电容量与电缆长度呈线性比例关系,电容电测定法就是根据这原理行测定的,对于电缆芯线断线故障的测定非常准确。测量电路如图4所示,使用设备为1~2kVA单相调压器台,0~30V、0.5交电压表只,0~100mA、0.5交毫安表只。
测量步骤:
①在电缆端分别测出每相芯线的电容电(应保持施加电压相等)Ia、Ib、Ic的数值。
②在电缆的末端再测量每相芯线的电容电Ia′、Ib′、Ic′的数值,以核对好芯线与断线芯线的电容之比,初步可判断出断线距离近似点。
③根据电容量计算公式C=1/2πfU可知,在电压U、频率f不变时C与I成正比。因为频电压的f(频率)不变,测量时只要保证施加电压不变,电容电之比即为电容量之比。设电缆长为L,芯线断线点距离为X,则Ia/ Ic=L/X,X=( Ic/ Ia)L。
测量过程中,只要保证电压不变,电表读数准确,电缆总长度测量,其测定误差小。
(4) 零电位法:
零电位法也就是电位法,它适应于长度较短的电缆芯线对地故障,应用此方法测量简便,不需要仪器和复杂计算,其接线如图5所示,测量原理如下:将电缆故障芯线与等长的导线并联,在两端加电压E时,相当于在两个并联的均匀电阻丝两端接了电源,此时,条电阻丝上的何点和另条电阻丝上的对应点之间的电位差然为零。反之,电位差为零的两点然是对应点。因为微伏表的负接地,与电缆故障点等电位,所以,当微伏表的正在导线上移动至示值为零时的点与故障点等电位,即故障点的对应点。
为单相闸刀开关,E为6V蓄电池或4节1号干电池,G为直微伏表,测量步骤如下:
①在b和c相芯线上接上电池E,再在地面上敷设根与故障电缆长度相等的导线S,该导线要用裸铜线或裸铝线,其截面应相等,不能有中间接头。
②将微伏表的负接地,正接根较长的软导线,导线另端要求在敷设的导线上滑动时能充分接触。
③合上闸刀开关K,将软导线的端头在导线上滑动,当微伏表示为零时的位置即为电缆故障点的位置。
其他几种电力电缆故障判断及查找方法:
1 故障的类型
电力电缆由于机械损伤、缘老化、施质量低、过电压、缘油失等都会发生故障。根据故障性质可分为低电阻接地或短路故障、电阻接地或短路故障、断线故障、断线并接地故障和闪络性故障。
2 故障的判断方法
确定电缆故障类型的方法是用兆欧表在线路端测量各相的缘电阻。般根据以下情况确定故障类型:
(1)当摇测电缆芯或几芯对地缘电阻,或芯与芯之间缘电阻低于100Ω时,为低电阻接地或短路故障。
(2)当摇测电缆芯或几芯对地缘电阻,或芯与芯之间缘电阻低于正常值很多,但于100Ω时,为电阻接地故障。
(3)当摇测电缆芯或几芯对地缘电阻较或正常,应行导体连续性试验,检查是否有断线,若有即为断线故障。
(4)当摇测电缆有芯或几芯导体不连续,且经电阻接地时,为断线并接地故障。
(5)闪络性故障多发生于预防性耐压试验,发生位大多在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。
电话
微信